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往往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会盲目地一呼百应,可背后常常是意气用事,缺少理性和冷静,这又增加了青年对具体问题的抱怨和偏颇;你跟年轻人苦口婆心讲道理,他比你说得还头头是道,你所讲的东西不能说服学生,不能引导他们正确、客观认识现实问题。因此,一个思政课的老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所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种素养。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成为让学生喜爱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对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把准了脉搏、指明了方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犹如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百花盛开的三月春风。从焦作师专实际出发,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怎样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必须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面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真正提升思政课的热度,增强思政课的温度,让这所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下去,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思政课堂获得更多的幸福感。